顯示具有 出版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出版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9-06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主編:張翰璧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1108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25445


[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2010-12-13

離與苦:戰爭的延續

 
  • 作者:李廣均、吳明季、廖如芬...等
  • 出版社:群學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4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25360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一扇提供給台灣社會理解「外省人」的「溫柔窗口」。
  本書選錄了七篇文章,每位作者皆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幫助讀者以一個進出歷史、超越政治的觀點,了解「外省人」的流亡經驗。

2010-11-18

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

  • 作者:趙慶華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16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377891


       我們的故事就是集體面對生命、背景與經驗裡那些此與彼的內在差異在歲月中漸次顯影出應變、磨合後的日常味道、生活記憶與真實情感。

遇合




跟著書寫的女人們一塊
尋找疼惜自己的
回憶火種!

2010-02-11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觀點




 

書  名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觀點
英文書名 :Nation and Identity: Perspectives of some "Waishengren"
出版日期 :2010.02.03
主編 :張茂桂
作者 :尚道明、孫鴻業、鄭凱中、沈筱綺、孟智慧、陳芸娟、向陽、陳信傑、林平
I S B N  :978-986-6525-17-9



【內容簡介】
        
本書蒐集了九篇文章,作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處理當代台灣一個敏感且不易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和「國家」有關的外省人認同、情感價值與策略行動。作者們從不 同的學科背景,不同的書寫方式,不同的立場進行撰寫;文中所敘述的內容,時而客觀超然、時而感同身受。這些文章雖都與國家認同的主題有關,所呈現的卻是複 雜的認同形成、變幻,以及當下的行事策略。這樣的多重觀點,是「建構」與「解構」同時進行的工作。

2010-01-27

眷村的前世今生 - 分析與文化保存政策





 
 


編/著/譯者: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主編
出版機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出版年月: 2008/12



        「眷村」是臺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獨特住居型態,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是臺灣重要的文化泉源,亦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臺灣的眷村多數在民國四十年初期設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眷村由於生產過程的特殊性以致於長期難以改建,無意間保留了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

2008-08-17

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







作者:外省臺灣人協會
出版社:印刻文學
出版時間:2008.05.30





為上世紀漂流不止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離散記憶,提出一個證明!


那霎時,我們激動地緊握著手,滿面淚水地笑起來,笑得像哭。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






策劃:外省臺灣人協會
作者:姜思章(等)
出版社:印刻文學
出版時間:2006.06




關於本書--敬獻給所有因離家別親而流離受苦的人們

         五十多年前,在一場中國的內戰中,有一群人隨著國民黨政府渡海來到台灣;當時他們以為這只是另一場內戰,戰爭結束那一天就能回家,可是,命運卻做了別的安排……。

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






主編:廖雲章
出版社:印刻
出版時間:2006.08.16





簡介
         絕大部分的文學想像、學術研究甚至政治論述之中,外省人的形象常被不知不覺地男性化了。例如用以指稱外省籍男性的「老芋仔」一詞,幾乎成了外省人的同義詞。這使得外省族群原本多元面貌中較為人忽視的「第二性」──為數不少的漂海來台女性,以及更多數的與外省男性結婚的本省籍女性,或降生於外省家庭的第二代──她們的面容,也常被傳統父權和生養重擔所窒息,如影子般模糊……,但她們並不總是沉默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