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9

鄉關處處真摯回溯 看見外省心路

2008.10.27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近來台灣出版界除了有《我們》紀錄外籍勞工的遷移故事,同樣在歷史洪流下經歷離散命運的外省族群,也在外省台灣人協會近年推動的「庶民生命書寫記錄」活動中,展現了庶民的書寫與創作力。若說《我們》是一部理解他人之書,《鄉關處處》與《遇合》則跳過「代言」的隔閡,更直接由當事人訴說自己的故事。

2008-10-06

歷史記憶的癒合與遇合系列 誠品座談

左為講者季季(作家、印刻編輯總監),右為胡淑雯(作家)



『歷史記憶的癒合與遇合系列座談 』在九月每個禮拜四晚上8點於誠品書店信義店的Mini Forum舉行,每個禮拜規劃了不同的主題,並邀請相關專家、作家與學者當與談人,以下為座談內容:

2008-09-29

外台會感恩會 蔡英文:共同符號是台灣人

2008.09.28 《聯合報》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在出席外省台灣人協會感恩茶會時表示,有很多民進黨的前輩是外省人,曾與大家一起推動黑名單解禁、外省人返鄉探親,讓大家都可以回家;但走向政黨後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她相信這些困難終究會過去,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符號就是「台灣人」。

2008-09-23

「遇合+鄉關處處」新書發表暨感恩茶會。

感謝您多年來的支持!「外省台灣人協會」即將在九月二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一點三十分(一點開始入場)假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原四四南村)A區,舉辦「遇合+鄉關處處」新書發表暨感恩茶會。我們誠摯地邀請您能前來,在秋涼時分與我們共享熱情音樂、溫馨紀錄片與在地美食。

2008-08-31

咱的社會──尋找外省人的座標/李廣均

2008.08.31 《中國時報》

前幾天,有關紀念八二三砲戰五十周年的活動訊息隨處可見,一般評論總是以「領袖英明」或「軍民同心」的觀點來看待此一戰役,然而除了黨國論述之外,我們是否還有「記憶」戰爭的其他方式?

2008-08-27

用磚瓦重建民主公園/李廣均

2007.03.06 《中國時報》

「對的事情就要去做」,這是一句多麼正義凜然的政治修辭!可是「表面上」立意良善的動機卻不一定能帶來圓滿的結果,反而會產生令人擔憂的社會後果。近月來有關正名的爭議就是一例。

懷念台灣的1997/李廣均

2007.11.05 《中國時報》

在骨灰罈風波下,我更加懷念一九九七。除了追思戴安娜王妃車禍身亡與德蕾莎修女的病故之外,如今我又多了一個理由:一九九七是近十四年來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最為平和的一年。

綠卡的不可承受之重/李廣均

2008.06.10 《中國時報》

對於任何想要瞭解戰後台灣歷史與政治社會現象的人而言,延燒超過半年以上的「綠卡」風暴絕對是最好的入門教材之一,但對於身陷風暴之中的立委與官員,綠卡卻是一不可承受之重,無論採取何種回應(沒有違法/溫情訴求/道歉致意)都顯得理不直氣不壯,甚至帶來更多對於誠信與能力的質疑。為何當事人會回應的如此氣弱理衰,綠卡的持有與否真的和忠誠度有關嗎?還是有其他難以啟齒的人性衝突和道德考量呢?

當心!族群語言的陷阱/李廣均

2007.11.05 《聯合報》

相較於定期選舉、公民參與等積極的民主目標,我們還沒有認真檢討過族群語言對於民主政治的影響。我們認為,族群是瞭解當代台灣政治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如何處理族群議題則是民主政治深化發展的一大關鍵,其中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反省「族群語言」的思考陷阱,最近的骨灰罈風波就是一例。

2008-08-19

論眷村文化保存/李廣均

2007.12.04 《自由時報》

你知道鄧麗君初試啼聲的舞台在那裡嗎?幼時調皮的王偉忠又是如何在狹小的眷村巷弄中和母親捉迷藏?「一起祭祖卻無墳可上、沒有親戚卻有很多鄰居」又是怎樣的一種成長記憶?在「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公告實施後,這些人物故事、場景記憶原本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推土機剷平消失,如今終於獲得一絲保留的生機。

寫給台灣的信:《流離記意》 無法寄達的家書/李廣均

2007.08 《財訊》

一封家書訴說著一個家族的故事,一群人的家書則可以見證一個時代的軌跡。《流離記意》的出版提供了我們一個溫柔的方式去閱讀每封家書背後的悲歡離合,認識那一個時代的不幸與不安,提醒我們對於人性的尊重與包容,也豐富了台灣的歷史面貌與人文內涵。

眷村文化 在推土機陰影下/張茂桂

2007.06.20 《自由時報》

從1994年台南北垣社區開始,到97年新竹市全國眷村文化季,眷村史工作在台灣各地方慢慢地展開,由台南市、新竹市、逐漸擴展到桃園縣、高雄縣市、台北市等地方政府,也逐漸獲得社會注意。最近三重一村的拆遷保存與影片記錄,桃園全國眷村文化節,王偉忠先生拍攝自己媽媽與眷村生活紀錄片的放映等等,也重新喚起台灣社會對眷村的生活與文化記憶的重視。

眷村文化不能隨風而逝/張雲翔、黃洛斐

2007.09.06 《中國時報》

「眷村的人都搬走了,到底要保存什麼?」台大學者與國會文化法案助理如是說。「空的眷村如何和周遭社區居民發生關係?」文建會社造官員有此一說。「眷村是個封閉的生活場域,是不是該要突破?」歸國學者之言。「眷村文化到底要保存什麼?」國防部官員質疑。

CALL US 台客/黃洛斐

2005.08.23 《蘋果日報》

在台灣街頭,問任何一個十歲到四十歲的人,台客是什麼,百分之七十的會跟你說好像看過兩代電力公司討論過這個議題,或是最近陳昇、伍佰好像要開一個五大台客演唱會,無可諱言的台客是四五十年代外省掛幫派對台灣人的蔑稱,期間伴隨著國府政權大規模的滅絕各族群母語的相關政策,造成許許多多人年少時期的的傷痕記憶,許多朋友談起年少時掛在身上『我不講台語』的狗牌餘憤猶存。這種因為被國府歧視政策刻下的哀傷與憤怒,是台灣造成族群緊張關係的因素之一。

715觀點 用一磚一瓦填平分裂/黃洛斐

2006.08.25 《蘋果日報》

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對外面對全球化競爭與中國興起的劇烈變局,對內則是遭遇政黨強烈對立的困局,以及許多非理性的杯葛與挑戰。當對外的挑戰沒有簡單的方法克服時,沒有準備好執政的民進黨,傾向歸責於內部政治上的對立與牽制。

2008-08-17

外省台灣人協會成立緣起

五十多年前,在中國的內戰中,我們的長輩隨著國民政府渡海來到這裡。在擁擠、飄搖的船上,穿透漆黑的海面,回望來處,以為,這只不過是又一場中國的內戰。等到戰爭結束,等到那一天,就要回家……。可是,命運卻有了不一樣的安排。他們度過黑水,航向一個新世界、一個從未想像過的,個人及家族史的另一篇章……。

他們從未想到要來到此島接續後半生。被迫地,他們切斷了自己與過去的聯繫;幸運地,他們躲過共產主義人間實驗室的一場浩劫。許多人在這裡婚嫁、生子,開創局面有大有小,但都是滴滴血汗積攢成的事業。五十年後,當他們以及他們的下一代,已經實際上與這片土地產生真實而不可割裂的關係時,卻因為國族政治論述的翻轉,而必須重新檢視與這塊曾經提供安全、庇護,與生命史之延續的土地間的關係。

外省台灣人協會的使命與宣言

我們,外省台灣人,是五十多年前來自中國的移民的下一代。我們的祖先來自中國的不同省分,由於特殊的歷史因緣,在台灣融合成一個具有共同經驗的新族群,是台灣眾多族群中的一支,與福佬族群、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以及新移民,共同構成中華民國。

我們,外省台灣人,不但與台灣客家、福佬祖先具有類似的文化根源,面對著國族與個人生命交織的悲劇,我們與所有島上族群一樣,曾為保衛台灣流血、流汗。在台灣的民主運動中,外省前輩與子弟們並未缺席。而外省人為台灣帶來源自中國大江南北的豐富文化,則是應被珍視的文化資產。

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







作者:外省臺灣人協會
出版社:印刻文學
出版時間:2008.05.30





為上世紀漂流不止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離散記憶,提出一個證明!


那霎時,我們激動地緊握著手,滿面淚水地笑起來,笑得像哭。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






策劃:外省臺灣人協會
作者:姜思章(等)
出版社:印刻文學
出版時間:2006.06




關於本書--敬獻給所有因離家別親而流離受苦的人們

         五十多年前,在一場中國的內戰中,有一群人隨著國民黨政府渡海來到台灣;當時他們以為這只是另一場內戰,戰爭結束那一天就能回家,可是,命運卻做了別的安排……。

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






主編:廖雲章
出版社:印刻
出版時間:2006.08.16





簡介
         絕大部分的文學想像、學術研究甚至政治論述之中,外省人的形象常被不知不覺地男性化了。例如用以指稱外省籍男性的「老芋仔」一詞,幾乎成了外省人的同義詞。這使得外省族群原本多元面貌中較為人忽視的「第二性」──為數不少的漂海來台女性,以及更多數的與外省男性結婚的本省籍女性,或降生於外省家庭的第二代──她們的面容,也常被傳統父權和生養重擔所窒息,如影子般模糊……,但她們並不總是沉默的一群人。

圍牆倒下 傷害多元記憶/黃洛斐

2007.03.09 《蘋果日報》

前些時候接到一位退役上校打來詢問,想知道是否有眷村的房舍欲出售的訊息,他囁嚅地說:退役時並沒有想住在眷村,但是現在社會氣氛這麼不好,想要跟老同袍們住在一起心比較安。這位退役的上校年紀大約是50多歲,與一般人心目中的「老榮民」印象差距甚遠。赫然驚覺,原來社會的不安情緒早已超越了政治範疇,不斷迴繞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

記憶與傾聽/黃洛斐

2008.04.16 《蘋果日報》

謝長廷在總統大選落敗後,發表了一篇語重心長的聲明。除了對「本土」論述提出了進步性見解外,亦在文末提到了「轉型正義」與和解的關係。早在一九九八年通過的《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即為身為政治犯的民進黨謝聰敏委員與當時新黨的高惠宇委員與國民黨葛雨琴委員跨黨派合作推動三讀通過。在面對這個島嶼苦難的歷史,跨黨派合作與反省的先聲,曾是台灣民主值得驕傲的一頁。

別忘了白色恐怖/胡子丹

2008.04.22 《中國時報》

昨天讀報,「和解論壇」奉勸馬英九:「未來也不該以國家元首身分公開去慈湖謁 陵,避免挑起族群 對立。」並強調「轉型正義的目的是使社會和解,必須要以寬恕為前提;轉型正義工作不能成為政黨的選票提款機。」同樣,既是全民總統,就要以全民所好而好, 以全民所憎而憎。而所好所憎者常非全民一致時,全民總統就得小心謹慎拿捏。

一個紀念堂,藏著不同意涵/黃仁志

2008.04.03 《蘋果日報》

中正紀念堂的啟用是一個威權時代下的空間生產,當年預設的警戒與肅穆,在歷史與社會的變遷中、在人們生活的行動中,逐一被破解、除魅、替換,各種文化藝術與民間活力在此滋養,也建構出多樣化的空間意涵。這裡頭,有政治的、社會的、藝文的、休閒的、觀光的、競賽的,乃至於情感的記憶與意義同在。無論是充滿象徵意義的紀念性空間,或者是做為藝文活動最高殿堂的兩廳院,乃至於市民所擁有的大型開放空間,其使用者包括各式各樣的流動社群。如此重要的都市公共空間面臨轉化時,有必要深化公民參與的過程。

讓眷村成為台灣多元文化、公民社會的資產/張茂桂

近來,由國民黨立委所擬具的「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三條修正草案,被綠軍立委指為錢坑法案後,在媒體call-in節目裡,又被戴上為圖利外省族群、獨厚外省人的族群高帽,一項原本可以理性討論的法案議題,荒謬的又被政客、媒體扭曲為藍對綠、外省對本省的「台灣龍捲風」式劇本。

2008-08-16

外省博碩士論文編選出版

一、 出版計畫緣起

「外省人」相關學術論文改寫出版計畫是「外省台灣人協會」主辦,「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贊助,協力規劃的一套五本之出版計畫。
促成「外省研究學術論文改寫出版計畫」的構想,有兩個主要背景。第一、在台灣充斥的有關多元文化、族群論述、國族論述中,「外省人」一直經常以一個「問題類屬」的面貌出現:究竟,它是不是一個族群?在性質上,是不是流亡中國人?是不是新住民?是不是統治階級?是不是底層階級?甚至,它是不是愛台灣等,各種說法眾聲喧嘩、紛紜雜沓。在此多重論述角力的形構過程中,卻又都試圖「一統而解決此一問題」。然而,一旦試圖整合論述,便又迅速陷入另外一種無法說服「他者」的困境。第二、讓人驚訝的是,台灣高等學術研究在過去20年之內,以碩士論文為主,摻以少數博士論文,以及可謂嚴謹的學術專著中,對於「外省人」的相關研究,不下百篇之多,數量不可不謂多。

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文化修法

97年5月20日馬總統於就職演說中提及「臺灣土地四百年來慷慨的接納著先來後到的移民,進而開創出豐盛多元的人文風景」,並哽咽感恩臺灣社會對於「戰後新移民」的包容與接納。新總統的產生,象徵臺灣社會在政治上嘗試跨越過國族政治的糾葛,無獨有偶在文化上亦有眾多公民社團積極推動族群和好工作,「眷村保存」即是藉由「戰後新移民」歷史文化保存具體落實族群和好意涵的重要代表。

家書徵文

從「記憶」到「記意」──常常是這樣:當事人自己都未必能及時弄懂,記憶的重量,以及回溯的曲折路徑。但其中確實蘊藏著壓抑情意的炙熱溫度,不絕如縷……應如是存記。

◎外台會.退輔會.民主基金會.中時人間副刊 共同主辦「流離記憶──榮民與外省族群家書徵文」作品選刊
◎作家師瓊瑜.梅家玲台大中文系教授.資深媒體人郭宏治.作家張典婉.作家愛亞 深情推薦!!

返鄉照片故事徵集

本會基於「從外省族群的歷史經驗出發,致力促進台灣社會尊重多元文化」的宗旨,藉由人性的普遍記憶與關懷,促進大陸各省文化與其他族群文化善意與創意的互動,以增進族群瞭解與尊重,並促使外省族群的歷史記憶與族群文化得到保存與發展機會,特舉辦「返鄉故事、照片徵集」活動,不但獲得外省族群廣大的回應與支持,也獲得社會各界正面的肯定與讚揚。

「返鄉探親運動」源自黨外,更是台灣各界人士不分黨派、統獨、省籍,共同努力而爭取來結果。這個運動的成功,不但使數以百萬計的外省同胞能回到大陸與家人重聚一圓天倫之夢,也使滯留在大陸的台籍老兵,重返故土台灣,同時也連帶解除了「黑名單」封鎖,使海外政治人士都能回台、台灣原住民也可以自由回到原部落,兩岸關係也逐漸走向良性互動。

蒲公英女性寫作班

鼓勵對外省族群歷史記憶有興趣、想要創作的女性參加,為一開設於社區大學之免費參加的學習課程。

出發點主要來自對族群關係與歷史的關懷。幾經討論下,策劃者外台會認為個人並非歷史的「旁觀者」而是「詮釋者」,生活史的創作可以讓寫作者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保留主觀情感;不是被動地回應外在提問,而是主動向自己提問,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加以鋪陳和回答。因此採取寫作坊的形式,而非透過一般學術調查或口述歷史的途徑。

同時,也希望幫助外省女性培養創作的能力與興趣,離開寫作坊後,可以繼續在探索、記錄和創造中,為自我的生命增添神采。

寫下我們──Women的故事
第四期蒲公英寫作工作坊  招生囉!!

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

有鑑於第一代長輩的迅速凋零與眷村即將在九十八年度完全拆遷,外省台灣人協會在九十六年呼籲推動【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計畫,希望能藉由課程的開辦,將攝影機交到這些關心榮眷議題及眷村文化的朋友手上,讓他們紀錄下父母與長輩因戰爭隨軍隊來台、落地生根的歷程,並保留眷村拆遷前後珍貴的影像。

2008-08-14

【兩岸家書】爺 讀您親編的族譜/張茂桂

2005.11.05 《中國時報》

爺好!我來給您燒根香,和您說些話。我是您大兒子伯華和媳婦彩仙,排行老三的兒子,茂桂。我是在台灣楊梅生的,現住在台北汐止,今年五十二。以前小時候在平鎮、宋屋家裡過年的時候,大家必須先給您和奶奶燒香磕頭,才能吃年夜飯。但是後來搬來台北和大哥住,而大哥信了主,這個儀式也就停了。

為何還不是新公民運動?/張茂桂

2006.10.08 《中國時報》

台灣陷入彷彿「民主的內戰」。進入「內戰」中的人們,越來越拒絕聽見不同的聲音,同時,也因為別人的反對與衝突,越來越肯定自我價值,更無法看見自己的預設立場,甚至偏見。儘管「和平抗爭」至今仍是最高指導,流血與暴力事件總是很快被制止或譴責,但是日日發生的小衝突的累積,透過渲染的媒介傳播,正持續裂解社會理性對話空間,製造對立的情緒。

2008-08-13

擁抱悲情與記憶落差/張茂桂

2006.04.06 《蘋果日報》

過去60多年來,因為戰爭殘酷、政治壓制、國族政治扭曲,台灣人民所受的精神與軀體的傷害扭曲,比比皆是。「外省榮民老兵」、「台籍日本老兵」、「慰安婦阿媽」、「漢生病友」、「二二八家屬」等,都是這個時代共存的悲情與記憶的群體。

而其中「高砂義勇隊」(原住民籍日本兵)的遭遇,同樣讓人難過。高砂義勇隊可說是在戰爭中犧牲最大的一群。戰死者埋骨於南洋叢林,莫知所終,而倖存者則回到台灣(極少數藏身於叢林),受到無情壓抑並被其他人徹底遺忘。他們長期閉鎖、身心靈受創,失語、不語如同密封的「時空膠囊」般,但在記憶深處他們沒有辦法強迫自己遺忘。

威權時代國民政府懷疑他們,認為他們是日本帝國同路人,缺乏民族國家意識、忠誠有問題,或者認為他們道德有缺陷,需要被感化;而民主的台灣則疏忽他們,「台灣人悲情」歷史中缺乏關於他們存在的論述。

至於歷來的日本政府,則一貫地拒絕承認理會,希望能趕快遺忘,讓自己從殖民的罪惡中得以脫身;而他們自己的親人、族人,則時而以他們為恥,時而害怕擁抱他們受創的身體與心靈,避免拖累自己。

拆碑是殘酷行徑

對於這樣因為戰爭、國族立場與歷史變局中,同一塊土地上,同一時間點,因為立場互異而共存的悲情以及記憶,我們經常缺乏認識,甚至因為自身的經驗落差、政治立場而相互仇視對立。

對於「高砂義勇隊紀念碑」拆碑事件,特別是《中國時報》、台北縣政府等相關的新聞報導與發言,我們非常不以為然。

這是當代的權勢者,基於自己此時此地的一些政治文化與立場感知,當面對過去被威權與歧視所禁止的情感與記憶,藉由日本民間同情者的聯繫正「出殼」的時刻,不耐煩的上前打斷,訓斥譴責,甚至予以羞辱,這既是多麼的「政治正確」,卻又是多麼殘酷的行徑。

追求和解與正義

歷史不應只是成王敗寇的興衰紀錄,更不應被扭曲為當代政治利益服務。面對島嶼並存的複雜生命歷程與記憶的落差,我們「外省台灣人協會」以促進台灣社會多元文化、和平正義的發展為宗旨,希望不同背景經歷的人,都能跨越記憶的斷層,真正承認並瞭解這個社會存有不同的感情與歷史創傷,也願意付出尊重對方的代價,面對並追求社會的和解與正義。

原住民與解嚴後的族群政治/張茂桂

2007.07.13 《蘋果日報》

在1996年12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正式成立之前,橫跨解嚴前後有將近十數年間,為政者與一些運動先行者,常思考的是要如何改組既存的「蒙藏委員會」,成立「少數民族事務部」,來面對所謂「山地與平地山胞」的諸多發展不足的問題。

時至今日,「原住民委員會」又更名為「原住民族委員會」,而由官方正式認定的原住民族也由9個增加到13個。2006年時「蒙藏委員會」與「原民會」的年度預算分別是一億五千萬與六十億,前者報告其服務的國內的人數不到500人,而後者在理論上服務到34萬多名台灣原住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人的思維可謂既缺乏現實性又無前瞻性,但一度卻是當時人談論最多的選項、歷十數年。
「原民會」掛牌是值李登輝、連戰在第一次總統選舉大勝之後。國民代表大會在討論《憲法》增修條文時,原住民團體前往中山樓抗議,高呼還我土地,代表們在壓力下增修了現行第10條中,列入「國家肯定多元文化」、「尊重原住民族意願」,保障並促進原住民族發展等條文。

上述說明代表解嚴後台灣國族運動的抬頭,政黨競爭劇烈化,台灣原住民(族)成為各政治勢力所積極爭取對象的一個事實。促成國民黨正視台灣原住民族議題的另外一個外圍因素,是陳水扁在台北市市長任內的挑戰。他不但敢犯眾怒把「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還在1996年3月在台北市府內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原住民事務為名的一級主管機構。

1999年年底,亦為總統大選競選期間,在原運團體運作下,陳水扁以候選人身分和蘭嶼原住民簽署「新夥伴關係宣言」,2002年他又舉行了再肯定的「新夥伴關係協定」的簽訂儀式,其中包括了承認原住民有「自然主權」,也就是比「自治」更推進一步,到願意承認「國中有國」的地步,而同一時期由立院通過了《原住民族基本法》,則給予原住民明確的民族發展權利地位。

至此,「台灣原住民族」的集體權獲得實質的及一些口頭保障,逐漸成為代表台灣的政治符碼,或說成為自有人類以來台灣不屬於中國的實證。另一方面,政治上反獨的運動團體也不曾停止建構原住民族的「被殖民與反殖民史」。從霧社事件到高砂義勇隊,從「蓬萊民族」到蘭嶼反核廢料,寄望透過原住民受壓迫的歷史「真實性」,破解台灣主體性所依賴的「正港台灣人」及「對日本懷舊」的觀點。

觀察台灣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發展,在日後客家以及其他相關文化政治事務的發展上,也可獲得一定的類比。因為族群文化發展既然不能完全脫離於國族以及政黨競爭的議題,故而人們對於解嚴後的族群關係發展,容易有截然的看法。在台灣,如果是原住民或者客家的身分,雖然不必然會因為多元文化政策而可直接獲利,但多元文化所創造出來的尊嚴與爬升機會,相較解嚴之前一定更為可能。而那麼誰在抱怨這樣的多元文化的政治後果呢?往往是在國族主義鬥爭中被污名、疏離、且被排擠於台灣社會的一方, 或者因為移入台灣時間短,還無法充分參與主流社會,人數達到38萬左右的外籍配偶。

是以,台灣的多元文化政治,走到今天,必須要積極創造出跨族群、普遍共享、獨立於政黨競爭之外的公民文化價值。數日內,台灣即將出現第一個畢生沒有經歷過戒嚴統治的本土成年(20歲)公民,新世代的政治也正在形成中。能平等而跨族群的多元文化政治,有本土觀也有世界觀的,是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下一個目標。

新公民的難產與希望/張茂桂

2006.10.07 《蘋果日報》

台灣陷入彷彿「民主的內戰」,這可能比「文化大革命」為形容現況的更好的說法:對立的群眾與媒體組織四面集結,都在為了維護自己的特定價值與立場,讓對話文明、多元價值、理性思考、民主機制與司法都暫時停擺。雙方正沿著紅色與綠色的象徵符碼集結,鞏固成如同「紅色戰壕」以及「綠色戰壕」的僵持狀態。受激情感染的群眾,稍受刺激就可能跳出來用言語以及肢體行動,羞辱對手、挑釁叫囂,甚至傷害威嚇。

而原來不同調的政治集團,同時都各有算計,有人趁勢跳上倒扁花車沾光,有人努力壓抑憤怒但言語仍然失控,而也有人冷靜等待最佳的出手時機,局勢不能不說詭譎。

而這樣的「內戰場面」,除了「反貪腐、倒扁」的民氣高漲之外,如果沒有一些特定人的「編導」以及協助「演出」,比如立場長期偏頗的媒體與「資深媒體工作者 (或稱資深偏見者)」,他們不掩飾的一鼓作氣「參戰」(特別是參與「倒扁」陣營),對立的群眾運動恐也不會這樣持久、震撼人心。

不少人曾寄予「反貪腐、倒扁」的群眾自發抗議一定的期望,期望它可以從政治上的「倒扁」的立場,一種和民主政治並沒有必然關係的社會期望值的保衛,轉化成為真正的「新公民運動」。

倒扁運動面臨困境

也就是說,能成為跨越藍綠分裂,能讓公民思維,進入在日常生活中發展,不受族群的政治操弄。這樣,公民實踐既不需要有退場機制,也不必預設行動結束的運動。同時,一個民主的公民,應該也是能包容歧見、尊重他者和反省自制的,他們既能追求正義,也能擁抱和解的長期公民實踐。

但現在這個運動正面臨一個困境,而且時間正在流失,就是如何走出自己有意無意所構築的那條「紅色戰壕」,走出來到日常生活中,推動一個真正有說服力的「公民運動」,而不只停留於保衛社會的基本價值觀。

隨著群眾運動的抗議型態越來越定型,而抗爭與圍堵的型態同樣越來越定型。不論是靜坐還是遍地運動的群眾和領導人,都同樣受困在那,即使成功繞行全台灣一圈,最後恐怕仍只是「紅色戰壕」與戰線的延伸。

部分媒體歪曲事實

不幸的結果是「紅色戰壕」、以及「綠色的防禦戰壕」,同時都越挖越深,一直裂解其他的社會關係連帶與多元價值觀,預期的新公民的理想,恐怕也越來越難達到。

到目前為止,這仍是「民主」的「內戰」,和平抗爭仍是最高指導,流血暴力事件總是很快被制止或譴責,但挑釁與煽動語詞,少數「媒體資深工作者」不能自我節制與不負責任的話語,不斷進行暗示、杜撰、誤導、單方面指責、情緒動員等原本媒體專業匪夷所思的操弄作為,這恐怕是台灣解嚴以來,新聞工作專業倫理前所未見之大倒退。

一些倒扁媒體,不但成功壓縮其他人的理性,限制了討論空間,更不惜扭曲社會的現實認知架構,更挑動城鄉對立與族群神經。繼2004年總統大選的「媒體灌 票」事件之後,我們還看不到媒體的自我反省,反而,變本加厲,我們每日閱聽的評論與報導內容,除了替天行道式,自命不凡的爆料與評述之外,亦同時充斥低智、臆測與歪曲的解釋,這是讓台灣成為真正的「宇宙大笑話」。

對於反貪腐與倒扁,我們其實有所同意,同意其有訴求的權力以及正當性,但是又不同意他們的手段,我們所有「其他人」,還有任何表達的可能嗎?要怎樣才能走出我們其他人自己的路?

公民自省拒二分法

公民必須依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動性,在日常生活中,抗拒二分的社會,不管是統獨、藍綠、倒扁反扁。「人權與法治」仍將是台灣民主的共同未來,而「媒體改革」將是下一階段最重要的民主深化挑戰。在此之前,新公民應該學習如何重建社會信賴價值。

我們抗拒族群動員語言的誘惑需要道德勇氣,而推動挺台灣的公民和解需要反省與毅力,若要能認識自己的不足,承認所有人都有學習機會,則需要自制與理性思考,這是建立具有承認與尊重內涵的民主價值觀,所不能缺少的公民課。

傷痕修復與重新出發/張茂桂

2008.03.31 《蘋果日報》

過去六個月的大型選舉與各式的政治動員,終於落幕,一如以往,省思、道歉負責、謙卑禮讓聲四起,台灣的各政黨爭相展現一個反省與互相尊重的形象,台灣的社會對立看起來也朝向和緩,但如果沒有一種新時代的思維,新的作法,繼續拒絕朝向新公民政治的路徑走去,不但舊傷痛無法自己治癒,又可能帶來新的併發症。

「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以下簡稱『館、堂』)的待決問題,正考驗我們是否能有新的思維,跨越各種鴻溝,重建公民連結,一起重新出發的課題。

「館、堂」矗立於台北市中心的核心位置,其空間與建物的意義呈現,重要性在於其改變必定涉及面對過去不同的歷史記憶、以及「轉型正義」的必要等敏感問題,且涉及如何可能建構出可超越當代狹隘認同政治的集體表徵,台灣社會怎麼處理「館、堂」的問題,無疑將向未來的世代宣告我們所選擇的共同價值,這也是台灣向華人、對世界民主社會、公民聯結的揭示,如果能建構適當的「館、堂」問題的處置方式,將可以為台灣未來諸多類似空間轉型的爭議問題,豎立一個新的且有專業性的公民參與模式。

畢竟「改名、換匾」只是問題的表象,而不是癥結。有關「館、堂」空間轉型,必然是一個社會集體進行自我改造,自我超越的工程。民進黨政府在執政後期,對於「館、堂」的處置,可說缺乏這樣的理想認識,其後又因為手腕粗糙進而被流竄的政治極端情緒所挾持,可說舊傷痕未撫平,反而又創造新的撕裂。我們如何能讓一個已經是受傷累累的社會中的不同的群體,能潛心靜氣、平和理性一起討論,讓可能的選項更開放,且必不是政黨的「二選一」,這是必要的途徑。

對我們來說,擺在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先生前面的選擇是清楚的:是要回到舊思維,誤認我們可以任由行政權力操作、誤認政黨的意識型態價值、或者誤認可以用簡便的民調,輕鬆的「替」我們解決這個難題,還是說願意一起來面對台灣社會的共同的挑戰,思索如何修復傷痕,用更開放且能自我超越的作法,選擇從「館、堂」為重新出發的一個起點。

傷痕不去面對,即使隨時間癒合也將留下敏感性的疤痕,成為可被運用操作的敏感點,過去的作法,已經告訴我們缺乏社會工程的操作的後果,我們如果能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共同面對「館、堂」背後所牽涉的記憶與認同的差異,用理解與包容的去面對彼此的不同,同時超越自身的經驗侷限,尋求這些記憶中讓人感動或悲傷的共同價值,這些對話性的社會工程才可能真正建構出新時代所需要的新思維,從而形塑台灣新的政治文化,讓台灣的社會走出隨選舉週期擺盪在兩極對立魔咒。

你的轉型正義 不能還我清白/張茂桂

2007.12.05 《蘋果日報》

由王拓、王幸男、王世堅等34位立法委員所提,《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時期政府違法責任追究特別條例》草案,僅有六條條文。授權檢察機構成立特殊的「究責委員會」,負責對「二二八」事件以及戒嚴時期,濫權的加害者,如政府官員、司法與警察人員,展開法律追訴行動。並以(特別)立法取消既有的刑事追訴的時間限制,甚至擴張到追訴到「死人」。又因為當事人可能已經死亡,造成被追訴者無法維護自己的訴訟權益,故而規定,「『應命』其三親等以內的家屬,代為行使被告訴訟法上的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有先人被起訴,其三親等家屬就一定得負起為先人辯護的後果,並無放棄的可能,故成為爭議焦點。反對者因此痛剿:「株連九族、其心可議」,而提案委員則反駁,這是周到且必要的考量,但是對於「應命」三親等代為行使刑訴權,其背後有關「責任繼承」的預設,一時也難有合理解釋。

炒作選舉短線利益

除了譴責粗糙的立法提案之外,有兩點仍需要社會認真思考。第一,「轉型正義」作為一個過程,無論在撫慰創傷,保衛人權價值,建立未來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係,有絕對的必要。但衡諸國外經驗,此項工程不但艱巨且困難。且需要高度的價值與政治支持。但近百年來,由於台灣特殊歷史條件,所形成的「緩慢與漸進」、相對「低成本」的政治轉型,從來都缺乏一次有效的徹底的洗牌。在此漸進過程中,政治與社會出現勢均的對立與內耗,一方面利益衝突不斷,另一方面跨黨派反省與合作嚴重不足,造成社會價值裂解,導致推動轉型正義所需要的沛然力量無從產生。

目前一些提議「轉型正義」的政黨與政治人物,社會對他們的信賴感已經很低,進而懷疑他們到底是選舉短線利益的炒作,還是誠意地謙卑的願意面對歷史,為未來追求正義的社會關係而努力。主張者正當性不足的結果,反而造成「轉型正義」工程的污名。

第二,本案立法說明,自稱可以因為對於加害者進行追訴,進而可「還給大多數外省人清白」。立法者之意,是假定加害者只限定於少數外省人統治集團,不應該由大多數外省人來共同背負壓迫者的污名。本立論假設台灣所有「外省人」,不管先來後到與出生年月,目前都蒙有「不白之冤」,只有設法把「壞蘋果」與「好蘋果」分開,才有可能讓好蘋果好好過日子。但,為何所有外省人都先要被懷疑,先承擔「不白之冤」呢?然後還得費功夫、再繞一圈設法來為他們洗刷罪名?為什麼不檢討很多外省人十幾年心頭的疑問,有關「被歧視的『原罪』」問題?又是誰一直在指控這個「問題類屬」呢?一群異質的人本來就不應該被視為問題類屬。如果問題製造者不能躬身反省應負的部分責任,又如何可能「還其清白」呢?

反求諸己謙卑面對

如果本案真的通過,進入正式的司法程序,所有的被起訴者,不論是個人或是團體,其中可能有不少是外省人,但也不能排除有台灣人,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族群代表」的審判。我們如果從受害者的面貌來看,就會有更清楚的視野,以威權時期不當審理的「補償案件」統計來看,外省人就佔了四成多。所以,即使以受害者來論,就不是單一的「受害族群」代表的追訴行動。那麼,我們又如何能說「外省人這一堆可能有問題的蘋果」,可能因此被歸類為「無問題」呢?

現在,對於現在口口聲聲說「轉型正義、轉型正義」的短線操作,不管是贊成者或者反對者,我們只有一句話回應:「反求諸己,謙卑地面對所有的受害者的歷史」。

2008-08-10

榮光眷影紀錄片發表會

1987年開放探親解放的是父親數十年的鄉愁;
竹籬笆裡五湖四海的各地方言是我的童年;
落地生根,族群融合則是我的生命經驗…

人生,不斷在遇與合之間徘徊,構成了外省族群的生命四部曲。
流離的人生,卻在台灣扎了根。


2008-08-09

關於我們

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協會成立於2004年3月總統大選之後。當時眼見社會因為政治衝突而對立分化,族群身分成為污名標籤,放眼台灣卻沒有任何公民團體或機制,可嘗試平衡政治惡鬥所造成的社會分裂。而我們身為出生在台灣的「外省人」後代,生命經驗受到台灣、兩岸分合的政治局勢的衝擊,對於社會中的相依與信任,也感覺特別的珍視。我們決定要作自己,因而選擇站在進步公民團體的自主立場,立基於「中介」、「促進轉化」的民間位置,希望一盡微薄的力量,進行「搭橋」以及增進理解與和解的社會與文化工作,能提供一個以人道、人權為基礎,跨黨派,跨兩岸,也能跨疆界的的省思觀點。

經過兩年多的嘗試之後,我們逐漸累積一些能力,可以透過文化工作,一方面讓社會可以更看見「外省人」,一方面也促進多重角度、跨族群的「相互觀看」。例如,我們推動「家書」徵文寫作,推動眷村文化保存、推動有性別意識的記憶書寫與影像紀錄、整理白色恐怖訪談與研究等等,希冀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政治對立帶來的裂痕與傷口,讓族群議題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均衡呈現,為公民社會的尊重溝通與包容差異而貢獻力量。

2008-08-08

外台會小額捐款

劃撥帳號:19972786
戶名: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

2008-06-20

返鄉故事照片20周年紀念


寫在返鄉運動20週年系列活動前
外台會理事長張茂桂
        「老兵返鄉運動」至今已有20年了。當時政治阻隔與軍事對立,兩岸政府對於親情的慕求,都採取禁止、敵視與懲處的作法。而現在人在記憶台灣的老兵返鄉時,也大多是透過「解嚴」、「政治民主化」這樣的時代大事來想像,把「開放探親」當作一種威權政治的轉型的一環。而隨時空移轉,現在來往兩岸的台灣同胞,每年多達百萬人次,所謂返鄉探親、參訪觀光絡繹於徒,早已不是新聞。可是對於這樣的「政治自由化」標題之下,諸多的個人故事,卻很少有被公開談論或者展示的機會。

2008-02-21

2008台灣眷村文化保存研討會

圖、演討會實況

臺灣眷村多數在1949年左右設立,然而在台灣政經局勢不定與反共大陸政策原則下,台灣眷村便以克難式與臨時性的居住形式為主,卻也意外形成台灣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而台灣軍眷村的集中住居型態、軍事生活與緊密組織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而竹籬笆內居民多元省籍背景,以及竹籬笆內外的人文互動,是臺灣多元族群的泉源,更是台灣發展重要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