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7

一個紀念堂,藏著不同意涵/黃仁志

2008.04.03 《蘋果日報》

中正紀念堂的啟用是一個威權時代下的空間生產,當年預設的警戒與肅穆,在歷史與社會的變遷中、在人們生活的行動中,逐一被破解、除魅、替換,各種文化藝術與民間活力在此滋養,也建構出多樣化的空間意涵。這裡頭,有政治的、社會的、藝文的、休閒的、觀光的、競賽的,乃至於情感的記憶與意義同在。無論是充滿象徵意義的紀念性空間,或者是做為藝文活動最高殿堂的兩廳院,乃至於市民所擁有的大型開放空間,其使用者包括各式各樣的流動社群。如此重要的都市公共空間面臨轉化時,有必要深化公民參與的過程。



2005年9月,兩廳院委託「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進行「兩廳院公共空間使用評估暨改善建議」,主要的規劃範圍包括牌坊兩側的綠林區、藝文廣場及廣場周邊的基座轉角。透過這次的改造工程,希望能引發大眾對於空間改造的討論,最終期望能提供更舒適的園區環境予市民使用。

更名爭議中斷規劃

其中最為關鍵的課題便在於該透過什麼樣的過程,邀請民眾共同參與空間的規劃設計。參與的對象除了在兩廳院工作的職員與藝文活動領域的專業者外,規劃團隊也希望在儘可能達到公平的情況下,開放地邀請市民前來與規劃團隊共同合作、互動。

整個空間改善計劃最大的意義,在於肯定公共空間改善過程中的公共化意涵。因此,如何在使用者參與的空間診斷過程中,共同挖掘與釐清空間的不足與需求,並且促成一個未來有機發展的模式,便成為整體規劃中最為重要的嘗試。初步的成果指出,由於過往充滿了「政治廣場」與「政治活動」的氛圍,現在的轉型應該要擴大其世俗性,除了政治廣場、藝文廣場的定位,也應該要符合鄰里公園功能,滿足周邊社群需求,提供較為可親,甚至是遊戲玩耍的空間。

規劃團隊原先計劃透過持續性的互動,邀請更多的專業者和民眾共同參與,逐步完成空間的改造。然而,這次的空間改善計劃,卻也隨著空間更名的爭議,而被迫中斷。

正如同這塊空間所包含的多樣意義,它的名稱向來也不是單一的。無論是官方組織條例中的「中正紀念堂」、「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或是人們私謔戲稱的「中正廟」,乃至於蘊含各種重要事件的活動名稱,如野百合學運、台北燈會等,也都直接呼喚了這塊空間的另一種命名方式。

其實,無論是中正紀念堂也好,或是自由廣場也好,這片園區所蘊含的多元而豐富的空間意涵,是近20年來由經營者、市民、官方與民間組織逐步嘗試、累積出來的,必然隨著使用的族群而有機地成長、變動、疊加,任何執著要將這塊空間限定在某些特定使用方式或意義詮釋上的行動,終究注定要失敗。

空間是使用者資產

好的空間,是經由溝通與互動所生產出來的,公共空間尤其如此。而歷史的問題,也不是當權者粗暴地定了結論,然後要人們往前走就可以解決的。公共空間和歷史詮釋,都是人們共同的資產,不論是好是壞,只有當生活其中的人們願意共同探索、討論,才能真正逐步找到一個比較具有交集的共識。我們期許,不論是在未來的空間改善計劃上,或是空間意義的書寫與命名上,新選出的政權願意以積極而開闊的心胸,開啟一個和諧的契機。(本文作者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執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