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9

寫給台灣的信:《流離記意》 無法寄達的家書/李廣均

2007.08 《財訊》

一封家書訴說著一個家族的故事,一群人的家書則可以見證一個時代的軌跡。《流離記意》的出版提供了我們一個溫柔的方式去閱讀每封家書背後的悲歡離合,認識那一個時代的不幸與不安,提醒我們對於人性的尊重與包容,也豐富了台灣的歷史面貌與人文內涵。



「做假」產生的真實力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如果沒有「做假」,我們要如何面對人生的無常與命運的挑戰?

如果不是使用「假名字和假地址」,離家多年的遊子要如何突破嚴峻的政治禁令,委曲求全地向家人報平安?如果不是使用「假照片」 ,不忍的親人要如何轉述多年前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的遺憾?如果不是答非所問的「假對話」(如一切平安勿念),通信雙方如何忍隱近半個世紀的思念與焦慮。弔詭的是,這許許多多的「做假」反而更能讓讀者感受人性的真實與生命的堅韌,貼近體會屬於那個時代的脈動與不安。

《流離記意》是一本家書選集,是二○○五年外省台灣人協會舉辦「家書徵文」活動後,從兩百多件文稿中選錄而來,投稿者的年齡從二十歲到九十歲都有,涵蓋了「外省人」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本書書名定為《流離記意》,但副標題「無法寄達的家書」,卻更能直接傳達本書的內容與特殊之處。

選錄的家書有其共同性,內容多半與離散、思念、愧疚、感傷有關。不同的是,有些家書有明確的收信人與地址,解嚴後的通訊往來漸成常態,甚至已被電話問候取代;有些家書則是寫給一群久未謀面、面容也早已不復記憶的親人,是否見面重聚反而有些舉棋不定。還有許多信件根本沒有到達目的地,甚至無法寄出(親人已逝),或是根本不知要寄給誰。對這些人而言,雖說是家書,無寧說是一種生命的自白和對命運的控訴。

我們已無從查證,兩岸之間的通信連絡是始自何時,又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在當時肅殺冷冽的政治氛圍下,寫信算是容易,困難的是如何找人把信帶過去,那可真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可以確定的是,在烽火隔絕的冷戰年代裡,兩岸之間的聯繫並沒有中斷過,政治禁令與行政檢查也沒有毀熄人心的良善與熱情。我們不難想像一個令人感動的畫面:數不清的家書從台灣的各個角落出發,辛苦迂迴地轉寄再轉寄,透過第三者、第四者或是更多素未謀面的推手與信差,穿透層層關卡向目的地挺進,一棒接著一棒地傳遞家書的訊息與親情的呼喚,也維繫了我們對於人性的信心。這不禁令人想起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或是「千鈞一髮」中,監控檢查人員法外施恩的情節。

幾個月前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報導。一位九十二歲的老榮民突然接獲一封「遲了五十七年」的來信,寄信人是他的父親(如今早已作古)。這封家書是他父親在民國三十九年從山東老家寄出,輾轉經過半個世紀後才從相關情治單位流出,如今家書雖已寄達,人事卻早已全非。老榮民收信之後撫今追昔,望著泛黃斑駁的信紙,只能淚眼以對,感嘆時局弄人。一封「遲了五十七年」的家書道盡了亂世兒女難以言說的悲苦與遺憾。

既是家書,為何要公開?家書述說的多屬個人隱私,其中的故事與情感也非外人所能理解。那麼書寫、閱讀家書的當代意義又在那裡呢?

一封家書訴說著一個家族的故事,一群人的家書則可以見證一個時代的軌跡。以目前社會情勢來看,「流離記意」的出版提供了我們一個溫柔的方式去閱讀每封家書背後的悲歡離合,認識那一個時代的不幸與不安,提醒我們對於人性的尊重與包容,也豐富了台灣的歷史面貌與人文內涵。雖說是「無法寄達的家書」,「流離記意」更像是一封寫給台灣的信。

國內目前的政治僵局與社會對立,主要仍是源於兩岸關係的過去與未來的糾葛。雖然仍有許多變數,但如何依循民主、和平的方式來為兩岸僵局解套,可說是目前最大的社會公約數。突破兩岸僵局的同時,我們又要如何面對台灣社會內部的不同聲音?我們要如何理解,為何「有人」會對不斷打壓台灣的「中國」有這麼多的不捨與情感?

隨著民主深化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許多「差異」不能用選舉來決定。選舉程序或可決定市長或立委當選人,但選票的多寡並不能決定誰的情感是對的,也不能決定誰的記憶比較正確。除了制度的建立之外,一個公民社會的成熟發展還需要鼓勵「差異」之間的理解與對話,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情感與記憶。本書的出版就是這樣的一個嘗試,希望可以讓不同的情感與記憶找到出口和對話的機會。

透過家書的公開與閱讀,你可以試著瞭解一個看待「中國」的不同角度,也比較不會動輒以「賣台、不愛台灣」之名來指責對方。建立新國家的同時,我們不一定要犧牲內部差異,也毋需否定別人的情感與記憶,更沒有必要消滅「對方」。「無法寄達的家書」讓我們用一個謙卑平實的角度去認識「外省人」,也寄望「外省人」一詞可以跳脫政治語言的框架,回歸以人性為出發點的對話平台。如果你是「本省人」,本書可以提供你一個認識「外省人」生命經驗與情感記憶的溫柔之旅。如果你是所謂的「外省人」,閱讀本書可以讓你知道,除了黨國敘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來自社會底層的聲音,書中的人物與故事可以彌補官方 敘事之不足,甚至顛覆你所曾經深信不疑的官方說法。

從書信背後的個人小檔案可以看出,不論是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他們多半已定居在台灣的某個角落,落地生根早已不是問題。對於他們而言,家書的書寫倒像是一個人生的驚嘆號,是要為缺憾的過去寫下一個平實的句點,也準備開啟人生的下一個新頁。

也許你剛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或是正要發出電子郵件向友人問好。在電子郵件如此普及的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有機會提筆寫信,甚至很難想像曾經有一個時代,寫信給家人竟是如此沈重艱辛。看完此書之後,或許會改變你對寫信的看法,你是否也會想提筆寫下一封家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