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7

眷村的前世今生 - 分析與文化保存政策





 
 


編/著/譯者: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主編
出版機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出版年月: 2008/12



        「眷村」是臺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獨特住居型態,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是臺灣重要的文化泉源,亦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臺灣的眷村多數在民國四十年初期設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眷村由於生產過程的特殊性以致於長期難以改建,無意間保留了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



展現台灣眷村的獨特價值

        那麼,臺灣眷村有何歷史意義與價值?一般認為,可以作為外省族群因戰爭播遷來臺灣,從臨時安置到落地生根的見證。眷村是政府為安置軍眷而形成的社區,國家提供土地房舍予軍眷居住,透過「居住證」之認可機制提供眷戶居住權,眷戶並未擁有房舍與土地之所有權。因此,在特殊的歷史社會脈絡下所形成的獨特聚居形態,眷村揉雜了各省籍的生命經驗,形成移民後的在地化過程。故眷村文化因子可從以下面向加以探討:社群面向與國家認同、隸屬軍種緊密關聯,時間面向反映臺灣戰後政治社會經濟發展歷程,空間面向則與眷村空間類型、空間生產條件與眷村所在環境息息相關。

        民國八十五年公告實施之「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即為國家透過政策法令處理眷村的歷史命題,在現行機制下眷村土地成為眷村改建的資本,藉以運作眷村改建機制,因此近十年來臺灣各地眷村幾乎同時面臨重大改變,多數的眷村快速拆除改建成為公寓大廈,老舊眷村已難復見。依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規定,全台眷村將在民國九十八年前拆遷一空,國防部統計列管之眷村有八百八十八處,歷經十一年改建之後,目前僅剩約一百七十餘處,依國防部改建計畫預定於民國九十八年完成全部眷村改建,故眷村文化空間即將全面消失,然而,老舊眷村改建不僅是眷民居住的問題,也牽涉到居民的生活記憶、社區形塑等等,更重要的是眷村是外省族群在台灣生活半世紀的縮影,眷村是台灣生命共同體的載體,也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面臨眷村拆遷的政策脈絡下,老舊眷村改建轉型成為新城後,眷村文化將隨時空變遷轉型,而「眷村」作為眷村文化依存的實質環境,是臺灣眷村文化的關鍵見證,當下已是搶救眷村文化空間的最後時刻,因之亦成為眷村文化工作的關鍵命題。有鑑於此,全國各地的眷村文化工作者皆汲汲於推動眷村文化空間之保存,進而於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文化軟體工作。並於九十四年第一屆的全國眷村研討會中各縣市眷村文化人士逐漸串聯,並由下而上進行修法工作,透過跨黨派立法委員以及國防部、文建會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陸續召開了七次以上的正式會議,才完成法條內容修訂的確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文化保存修法(第一、四、十一、十四條等)三讀通過,其中規定了文化保存精神納入眷村改建政策、地方政府取得眷村文化園區土地、改建基金文化用途等。



圖、新書發表會現場


見證台灣眷村的發展歷程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文化保存修法雖然解決了土地與啟動軟軟硬體的經費問題,但未來歷史性空間保存、如何規劃營運管理仍需透過相關政策的制定,並在研擬過程需關照到當代城市發展需求與尊重公民社會的多元價值。因此,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國家眷村文化保存及活化之政策研究與分析」案,期望能夠站在「全國未改建眷村文化潛力發掘普查計畫」的基礎,結合眷村文化相關的專家學者,研擬未來政策與立法的相關推動方案,同時透過各地眷村保存文化工作者的意見回餽,擬定契合當代文化保存存需求之政策建議,以厚實台灣多元文化基礎,並維護台灣公民的基本文化權。

        眷村文化保存政策的研究,將依據多元性、開放性、在地性、永續性的原則,來思考具可行性的文化保存政策。同時,眷村文化政策的制定牽涉政府部會層面多且廣,因此眷村文化政策研究的方向,也會納入跨部會的行政體制考量。同時,政府施政必須依循法令而行,因此,相關法案的修訂,也是必須涵蓋的面向。本會希望依據上述的原則與考量,來進行本案政策研究工作,以利未來台灣眷村文化政策的施行。


        本書在前述脈絡下,進行現階段全臺灣眷村基礎資料建構與再利用與活化之政策建議,這裡所定義的「眷村」,是聚焦於民國45年國府遷台後,因安置國軍及其眷屬,接收之日遺眷舍以及在各地興建之軍眷村。經回顧相關眷村研究與調查報告,眷村在台灣發展與變遷進程仍需進行更進一步全面性的研究。

        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推動,需透過相關軟硬體的保存策略相互整合,並須考量全台眷村總體歷史脈絡、分佈結構與特殊性、各地區眷村特性、資源與各地區保存需求等多重因素,進一步確立出政策方向。因此,本案政策研究工作將研究執行概念架構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份「眷村文化基礎研究」透過相關眷村文化基礎研究的成果進行歸納整理,並進行眷村總體資料的建構,同時調查各地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推動現況,作為政策研擬之基礎;第二部份「眷村政策研擬」則站在第一階段基礎之上,梳理相關文化政策的實施機制與文化空間再利用、活化等策略分析,進而針對眷村文化保存提出政策建議。


針對執行概念架構,具體研究內容與目標分別說明如下:

(1)台灣眷村發展的歷史社會脈絡分析:
透過相關眷村研究文獻、法令制度演替過程與本研究案所建構之統計資料的彙整,釐清眷村的變遷過程,分析老舊眷村發展之分期與空間形式轉化之特徵,在歷史發展的涵構下梳理眷村保存的多元價值與意義,提出眷村文化保存的形式、策略與方法。

(2)全台列管眷村基礎資料彙整:
針對95年文建會委託16縣市進行「全國未改建眷村文化潛力發掘普查工作」之成果資料,進行整合研究,析理脈絡,厚實眷村研究之成果累積,以利後續眷村文化工作之推廣。此外,並針對國軍列管眷村進行之總體資料分析,彙整現階段國軍列管眷村之基礎資料,並與前述16縣市之普查成果資料進行統整。
透過基礎資料的彙整,以量化統計方式分析全台各縣市列管眷村之興建分期、眷戶與軍種眷村之分佈、改建現況,並針對五縣市列管眷村進行眷村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s; GIS)之建置,定位繪製圖面分析,建構全台眷村空間分佈之初步分析架構,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範型。

(3) 分析眷村文化保存的需求:
現地訪查眷村現況,了解各地眷村保存工作推動模式與地方需求,並協同地方縣市政府、眷村文史團隊、眷村文史專家學者等舉行眷村文化政策座談會,形塑溝通平台暨機制,探索地方需求並進行保存意義與管理機制之討論與研究,回饋政策分析。

(4) 國內外相關案例經驗整理:
從國內相關族群、社群文化空間、歷史性空間再利用之政策經驗分析為主,針對不同屬性之個案經營管理策略進行經驗彙整,並輔以國外生態園區案例經驗。從案例經驗中分析其發展過程、運作機制、發展定位,以及經營管理模式,有助於現行眷村文化保存的模式之參考。

(5) 眷村文化保存政策操作手冊:
眷村文化保存涉及空間、社群以及文化概念等等,因此涉及文建會、國防部、內政部、退輔會、縣市政府等等相關行政機關權責,故眷村文化政策必須有整體配套措施與機制,才能整合多元面向之眷村文化政策發展。故透過本計畫研擬跨部會行政協調機制與配套法源依據,以利後續眷村文化保存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