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執行期程,國軍老舊眷村將於民國九十八年完成改建,眷戶也從熟悉的眷村走入陌生的公寓大廈。眷村居民所面對的不只是過往生活記憶的消逝危機,也同時遭遇到新的空間形式所帶來生活轉型挑戰。
面臨這波眷村課題,在九十四年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與桃籽園文化協會舉行第一屆的全國眷村研討會,已匯集了眷村議題的共識與思考。而踏入九十五年,也進入了眷村文化運動的實質討論階段。分別由立法委員、關心眷村的文化工作者、政府相關單位,陸續召開了七次以上的正式會議,來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條例」修訂、眷村普查工作辦法、眷村保存區的設立以及文建會層級「眷村文化保存小組」的設置…等工作。
在九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眷村文化保存工作」協調會中,由眷村文化工作者發起的「眷村文化保存串聯同盟」,集結了眷村保存文化運動成員的力量,也為下一階段的眷村文化工作訂立了目標,包括了清查眷村文化空間及保存運動、調查與蒐集眷村文物的計畫、眷村文化館的設置與經營、眷村改建與眷村文化融合、以及眷村社區營造員的培訓計畫…等等。因此邁入九十五年下半年,眷村文化工作也必須從初步的實質階段,踏入更為細緻的討論運作階段,所碰觸到的課題也包含了國軍老舊眷村改建的相關法令、預算、政策等等。
因此,眷村文化保存運動必須要由有心的眷村文化工作者、社區居民、公部門與民意代表,三者共同協力來推動眷村文化保存的下一階段工作,而此次協調會的目的也是期待能夠扣緊這個主軸,來針對九十五年度及九十六年度的眷村文化工作發展課題來進行實質性層面的討論與協調。
而九十五年的全國未改建眷村文化潛力發掘普查工作已經踏出眷村文化保存政策的第一步,業經約半年餘的推動過程,已經清查十六縣市,一百八十二處眷村調查工作;並且初步累積組織了眷村普查團隊,以上的資料與人力資源,將下一個階段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最扎實的基礎。接下來,如何擴展眷村文化價值、扣連台灣文化論述發展,將會是未來眷村文化發展,重要的課題。
九八大限後的眷村,將朝兩個主軸而發展,一個是「眷村文化保存」,其次為眷戶新遷居的「新城」,兩個空間作為眷村文化發展的基底,以此來重新塑造眷村人之間的關係,並扣連台灣多元文化的發展思維。
「眷村文化保存」部分,我們附與三種意涵「保存」、「轉型」、「扣連」:
1.保存:民國三O年代因戰亂促使國人大規模遷移來台,並同時與台灣本土文化併發衝擊,這樣急速的文化變動,造成急速的文化融合,它涉及到認同、生活習慣、人際脈絡的變遷調整…等,因此這樣特殊的文化經驗,除了富涵個人情感記憶,也在社會結構變遷與歷史紀錄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轉型:面臨到全球化、消費社會以及強調個人認同的時代特徵,我們希望眷村文化可以對此有所回應,但是仍舊保存特有的文化主軸,所以轉型是眷村文化必然得要深思的問題,我們希望眷村文化保存園區成為轉型的節點之ㄧ。
3.扣連:在轉型的同時,也希望希望眷村與台灣歷史文化扣連,並且更進一步扣連當代台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才能使眷村文化延續。
「新城」部分,我們寄望於「調適」、「重塑」:
調適:眷村居民從傳統住宅到封閉式的新興大樓,人際關係面臨重新調整,同時空間所產生的文化效應,也必須由居民主動的發展活動,來進行新生活的調適,避免發生類似十四號十五號公園拆遷時,老人面臨居住環境的劇烈變遷而迅速凋零的情況。
2.重塑:傳統眷村有一脈相傳固有的生活習律,但是到了新城,原有的眷村住戶彼此之間的生活默契面臨挑戰,因此公寓大廈管理相關議題、社區總體營造等等就是一個「重塑」眷村日常生活的手段
基於以上思唯,我們提出以兩年為期程的政策草案,試圖由公部門資源的加入,配合民間眷村文化運動,共同扎實發展眷村文化,長遠來看,也是推展台灣多元文化,並面臨全球化的衝擊,形成堅強的「文化國防」防線。
結論:
一、 有關眷村設置安全圍籬部分,已指定或登錄為古蹟、歷史建築之眷村,優先列為第一階段名單;後續普查之眷村,如具有文化價值之眷村,提出本小組會議討論通過後,列為第二階段名單,請國防部列出預定設置安全圍籬時程表及相關規定。
二、 眷村安全巡守部分,如已指定、登錄為古蹟、歷史建築,由本會責成當地文化局邀集相關單位召開整合會議,討論有關安全管理維護等事宜。
三、 凡列為歷史建築之眷村,如有保存、拆除等問題,應提送本小組會議討論決定。
四、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與精神,公有文化資產之保存,仍應請相關所有權人、管理人善盡管理、維護之責。故眷村保存問題仍應請國防部主政為宜,文建會協助辦理。
五、 有關眷村文化保存串聯同盟所提之「眷村文化保存二年推行政策計畫」,其中有關政策單年度預算及執行計畫分配如下,請相關單位據以辦理並編列、籌措相關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