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5

AMT Café Colloquium ─ 10月份-《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AMT  Café  Colloquium ─ 10月份
10月份 外台Café沙龍

主持人:楊聰榮 (外台會理事長、台師大副教授)
與談人:陳育青 導演---《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紀錄片導演
             張志群 先生---《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紀錄片主角
             陳心怡 導演---另類老兵紀錄片《被俘虜的人生》導演
             姜思章 監事---外台會監事、「老兵返鄉運動」發起人

主題:《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時間:1030(晚上7:00~9:00 (6:30開放入場)
地點:Youth Hub 青年志工中心一樓舒活區 (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1)

活動流程:
            6:30-             開始入座
            7:00-             主持人開場
            7:05-8:05      紀錄片放映
            8:05-8:45      來賓座談
            8:45-9:00      回應與討論

活動聯絡:溫明儀 0922-646720  cccfilm2011@gmail.com

【主題說明】

蒐集、紀錄台灣外省人多元的生活經驗與多樣的生命故事是外台會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我們相信唯有透過更為複雜、細膩的,一個個生命史的紀錄與呈現,才能夠打破、顛覆過去將本省、外省視為鐵板一塊的族群刻版分類,也才能免除一向寄生於此種簡化分類之下的族群政治動員。透過對普世人性價值的強調,以及以生活文化場域為基礎的相互對話與理解,我們正嚐試為台灣社會的族群關係提供更多的選擇與可能性。《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放映、座談會,也是我們在這個方向上的一個努力。不論是「老兵返鄉運動」中的思鄉長輩們、《被俘虜的人生》中的前共軍老兵,或是從社會主義青年轉為支持台灣獨立的張志群先生的故事,要說的,都是其實並非少數的「另類外省人」的故事。透過說故事者的眼睛與鏡頭,故事本身就有感動力,因為它讓我們體會到,個人不只是時代的碎片與灰燼,而是那時代本身。



【紀錄片概述】
他是一個「老芋仔」,卻隨身攜帶「母親的名叫台灣」歌詞,台語唱得字正腔圓!他是「抓耙仔」曾為共產黨臥底在汪精衛政府,他說「色.戒」的王佳芝「很不專業」!他是高齡86歲的「怪咖」,不怕人家側目,柱著拐杖大聲喊「台灣獨立!」經歷戰火中國、繁華租界;挺過白色恐怖的苦刑、參與民主運動,退休赴美,猶積極參與台灣正名運動……

紀錄片主角張志群先生,一生有五個名字、多重身分。其錯落迭宕的生命歷程,與近百年間中國和台灣的歷史起伏,可謂息息相關,且自年少時期對中共的仰望、歲及年長卻轉向站上台灣民主運動第一線的心路歷程。來自中國,在無數的人生經歷後,認同台灣。

張志群於1925年生於中國上海,成長於顛沛流離的戰地。曾因投入中國共產黨蘇南游擊區做地下工作,險遭國民黨政府殺害。戰後,離開中國到台灣闖蕩,爾後定居台灣。在台灣漫長的政治戒嚴時期,外有政府壓制言論思想自由、政治肅殺,內有家小嗷嗷待哺,張志群先生雖保有對左派共產主義的理想,唯能竭力開創事業,對政局變化只能默默保持關心。

1964年他籌資創業,白手起家,經營西藥進出口貿易。但在此漫長的時期當中,張志群先生從婚姻到事業,都屢獲得台籍友人無私的襄助,他總說「遇到困難時,台灣人幫助我最多」。而此個人種種境遇也使他對台灣斯土的恩澤漸增感念,他能說流暢的福佬話、也和受過日本教育的妻子學習日語,這在一般「外省人」來說是很少見的。事業漸入佳境後,他經常匿名捐款資助在報章看到的經濟弱勢家庭。他說「我信仰社會主義、卻成為過去自己最瞧不起的資產階級」。對弱勢者的幫助,是他實踐社會主義思想的一種方式。

1987年,政府開放赴中國探親,此後數年間,張志群先生足跡遍及中國國內重要城市及偏僻鄉間,探親訪友、所見所聞,使他對中國共產黨的幻想徹底破滅。年少時期鼓動他用寶貴性命投入的「無產階級專政」理想,如今方知那是欺騙群眾的美麗謊言。中共政權下的官吏貪贓枉法,視人民生命如草芥,從此他看穿中國的腐敗。

此後,無所牽掛,髮妻乃積極參與台灣社團與民主運動,張志群先生不放心,經常陪同一起擔任志工。走過政治肅殺、風聲鶴唳的年代,台灣人噤聲逾半世紀之後,張先生方知悉自小失怙、身世坎坷的牽手,竟是228事件受難家庭的遺屬。髮妻所經歷的艱辛,讓他在同理與心疼之餘,更決心認同台灣作為祖國,並漸次投身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浪潮。退休後投身草根民主運動,並長年往返台灣與美國,投入台灣獨立建國和正名運動而不輟。此後,張志群先生積極參與「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組織運作,亦加入許多台灣民間社團,出錢出力,在獨立建國的眾多運動中身體力行、默默付出。如200292120036月,他曾參加「核四公投促進會」所發起的第三波「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由台北艋舺龍山寺出發,足跡幾乎遍及台灣國內每一個縣市。

因張家兩個兒子先後赴美深造、定居,因此張志群夫婦晚年過著台、美兩地各住一年的生活,讓他的族群交流經歷更加豐富。自2002年起持續數年,每周一次與志同道合的台灣友人至洛杉磯僑二中心靜坐舉牌,要求我國僑務單位將會館更名為(原為「Chinese Culture Center」),此項運動總共歷經228週,期間有支持者的溫暖相挺、也有反對者的武力挑釁。這群可愛可敬的台灣建國促進會成員,被稱為現代唐吉軻德,終有志竟成,在2006年促成台灣在美國的一處辦事處成功正名,不再使用「中國」名銜。2004年,參與美國洛杉磯「台灣加入聯合國促進會」,擔任財務長;2005年也在美國全力為「908台灣國運動」奔走,於洛杉磯台灣會館升起四心旗。

張志群先生與其夫人無懼年邁,經常攜手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堅持以生命守護台灣、奉獻給台灣。期為建立一個新而獨立、公平公義、民主和平的台灣國家而努力。從中國、台灣到美國,他用生命寫下漂泊、落地、生根的故事。源自於個別生命的差異與際遇,從歷史交織、從記憶積累、從土地蘊涵而生,一筆一筆的鑿刻著台灣的樣貌與民族性。那是時空與族群交織之下,人與土地的共同感,是一個國家國族記憶的具體實踐與多元面貌的呈現。

《漂泊.落地.生根  張志群》這部紀錄片,歷時四年(2007-2011)的採訪、拍攝、整理才完成。紀錄片主角張志群先生說:「志群是我自己取的名字,我的志向是要為群眾做事......」。他的紀錄片也抱持著同樣的精神,要與大眾一同聲息、一同歡笑、一同流淚。敬邀您前來,共度一個有動人紀錄片、溫馨對話的夜晚。
(精彩片段請上You Tube搜尋關鍵字張志群”)